七夕佳节,天上金风玉露相逢,博物馆里人间盛景无数——巡游会、团扇、油纸伞、诗歌舞蹈……从早上到傍晚,应节活动接踵纷呈。与意中人执手相看同游,感受港城文化魅力,脉脉不需语。

为进一步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,营造和谐浓厚的节日氛围,由市文明办、市文广旅局、市文物局、市博物馆主办的七夕系列活动邀请市民们共度传统佳节,此次活动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进行,在荔枝新闻客户端等多个网络平台直播。


1.png

团扇流萤

在二楼的《东海尹湾汉墓简牍厅》有一则俗赋感人至深,《神乌赋》讲述了雌雄二乌合力筑巢、保卫家园的拟人故事。在志愿者的引导下,参加活动的孩子们对团扇制作的兴趣高涨,纷纷拿起工具,一边剪裁、粘贴,一边交流心得。通过自己的想象赋予了扇子独特的美感,一幅幅画作栩栩如生,小小的团扇上展现了孩子们无限的创意,整场活动弥漫着浓厚的创作热情和小朋友们欢快的笑声。


2.png

纸伞氤氲

在三楼的书斋,我们一起以爱之名,让一把油纸伞拥有了自己的故事。“七夕节又称乞巧节、女儿节,这也是一个传递美的节日,伞是鲁班的妻子云氏所发明,是爱的体现,我们在七夕制一把油纸伞,可以把爱传递给身边的每个人。”参与活动的江奕萱高兴地说。回望乞巧文化与织女传说,更多的是对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奋斗精神和浪漫情怀的美好表达,是对劳动与生活的无限热爱,是对永恒爱情的希冀和赞美。

3.png

拜月祈福

传统上,七夕节由星宿崇拜演化而来。在中国古代不同的历史时期,七夕节的风俗活动经历了形式和内容的发展变化。东晋葛洪在《西京杂记》中记载:“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,人俱习之。”可见,早期七夕节的传统习俗主要以乞巧为主。“家家乞巧望秋月,穿尽红丝几万条”“天孙今夕渡银潢,女伴纷纷乞巧忙。”拜月祈福是这场七夕活动的重头戏,七仙女在月光之下,虔诚祈福。

“今夕何夕,见此良人”“愿我如星君如月,夜夜流光相皎洁”“两情若是久长时,又岂在朝朝暮暮”……千百年来,无数文人墨客写下了隽永流长的诗词,描绘爱的含蓄与深沉、百转与千回。此情此景,在这个充满浪漫和诗意的节日里,我们在博物馆里感受穿越千年的中国式浪漫,品味传统文化之美。

4_副本_副本.jpg

汉服打卡

在快节奏的生活中,你是否向往过虫鸟相伴、男耕女织的古代田园生活?在共享大厅,我们搭建了呈现古代生活场景的立体古风背景,在博物馆里打卡,感受穿越千年的浪漫,还能够赢取爱情手环,各地游客玩的流“连”忘返。

此外,“物华天宝”临时展厅里人头攒动,宋代插花、点茶技艺在这里展现,游客们亲自动手,点一抹茶香,为心爱之人送上真挚的祝福。

七夕作为中国传统节日之一,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和丰富的精神内核,在新时代的征程中,我们更应当增强文化自觉、坚定文化自信,将传统文化习俗与现代时尚形式交融贯通,推动传统文化“破壁出圈”,呈现中华传统文化之美。